欧易okex官方网站
复制成功

分享至

OKX > 区块链百科 >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都有哪些?

2022.03.03
区块链技术最早由Inter的高级专家蒂姆梅于1992年提出。区块链是一系列现有成熟技术的有机组合,它对账本进行分布式的有限记录,并且提供完善的脚本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逻辑。在典型的区块链系统中,数据以区块链(block)为单位产生和存储,并按照时间顺序连城链式(chain)数据结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区块链的数据验证、存储和维护。新区块的创建通常需得到全网多数(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共识机制)节点的确认,并向各节点广播实现全网同步,之后不能更改或删除。

由于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保存着整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因此区块链的存储容量较小、写入效率也较低。为了平衡区块链的优缺点,出现了面向不同范围用户开放的区块链类型,包括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通过部分“去中心化”,提升区块链的存储写入效率。

公有链:公有链是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区块链,完全去中心化。公有链不受任何机构控制,账本完全公开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区块链的维护和数据读取中来。其共识过程的参与者通过密码学技术以及内建的经济激励维护整个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公有链的项目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瑞波,还有大多数竞争币及智能合约平台。

联盟链:对特定的组织团体开放,参与区块链的节点是事先选择好的,节点间很可能有很好的网络连接。可以采用非工作量证明的其他共识算法,可以做到很好的节点之间的连接,成本低且交易速度非常快,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甚至为零。联盟链中的数据读取权限是分级别的,对外、对内以及内部各节点之间的权限也可以不一样,这就使得数据有了一定的隐私,联盟链是“部分去中心化”的代表。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区块链项目都是基于联盟链进行开发的,如R3 联盟、京东金融ABS 云平台、云象区块链等。

私有链:对单独的个人或实体开放,参与节点只有自己,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有人认为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共享数据库,如果私有链在实践中不能充分利用公有链所构造的去中心化的信任基础,其发展空间将是非常有限的。
从外部来看,区块链系统应具有以下特征:

1.多方写入,共同维护

区块链的记账参与方应当由多个利益不完全一致的实体组成,并且在不同的记账周期内,由不同的参与方主导发起记账(轮换方式取决于不同的共识机制),而其他的参与方将对主导方发起的记账信息进行共同验证。

2.公开账本

区块链系统记录的账本应处于所有参与者被允许访问的状态,为了验证区块链记录的信息的有效性,记账参与者必须有能力访问信息内容和账本历史。但公开账本指的是可访问性的公开,并不代表信息本身的公开,因此,业界期望将很多隐私保护方面的技术应用到区块链领域,以解决通过密文操作就能验证信息有效性的问题。

3.去中心化

区块链应当是不依赖于单一信任中心的系统,在处理仅涉及链内封闭系统中的数据时,区块链本身能够创造参与者之间的信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身份管理等场景,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外部数据,并且这些数据需要可信第三方的信任背书,此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其信任应来源于不同的可信第三方,而不是依赖于单一的信任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本身不创造信任,而是作为信任的载体。

4.不可篡改

作为区块链最为显著的特征,不可篡改性是区块链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有很多基于硬件的技术同样可以实现数据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且无法篡改,典型的例子如一次性刻录光盘。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基于密码学的散列算法,以及多方共同维护的特征,但同时由于这个特性,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称之为难以篡改更为合适。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本站资讯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